想必很多人都經歷過這一幕,頻頻提示“不足”,手機里的APP在“吞噬”著手機內存
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身邊的手機用戶抱怨,剛剛買了一年的手機,用著挺好,就是老提示“內存不足”。
僅拍照、攝影等功能無法正常使用,各項操作也突然變慢了很多。
這種情形之下,很多用戶要么選擇使用各種“手機管家”天天不厭其煩的清理緩存垃圾;要么選擇忍痛刪除自己保留了很久的老照片、短視頻等占內存的文件;要么干脆換機購買一部新的更大內存的智能手機。

相比APP,小程序所占的內存就小之又小了,為什么不嘗試著用 小程序呢?
在微信小程序商店中,有包括美團、滴滴、大眾、京東、攜程等在內的眾多熱門APP,門類眾多,涵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直接使用微信小程序來代替一些APP。
也可以這么說,小程序提供了從PC端到手機端的完全無縫銜接使用體驗。
就目前我自己的感覺來看,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感受與獨立App幾乎無異,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避免了下載不同APP大量占用手機內存的問題,實現“觸手可及,用完即走”的設計理念,而且啟動速度極快。
一、小程序 VS app
1.面向用戶群
微信小程序:面向所有微信用戶,月活躍用戶超過8億人,日使用賬號5.7億;
App:面向所有智能手機用戶,約20億臺;
2.功能實現
微信小程序:限于微信平臺提供的功能;
App:可實現完整功能 ;
3.下載安裝
微信小程序:通過微信(掃描二維碼、搜索、分享)即可獲得;
App:從應用商店(App Store、應用匯等)下載安裝;
4.內存占用
微信小程序:無需安裝,和微信共用內存使用,占用內存空間忽略不計;
App:安裝于手機內存,一直占用內存空間,太多的 App 可能會導致內存不足;
5.創業機會
微信小程序:藍海市場,在新的使用場景中可以尋求很多好機會;
App:市場基本飽和,幾乎所有的領域均已覆蓋;
6.手機適配
微信小程序:一次開發,多終端適配;
App:需適配各種主流手機,開發成本大;
7.開發周期
微信小程序:平均開發周期約2周;
App:一款完善的雙平臺 App 平均的開發周期約2個月;
8.產品發布
微信小程序:提交到微信公眾平臺審核,云推送;
App:向十幾個應用商店提交審核,且各應用商店所需資料不一樣,非常繁瑣;
9.推廣難度
微信小程序:通過二維碼、微信搜索、朋友分享等方式直接獲得
App:需要用戶主動下載十幾M的安裝包,在沒有Wi-Fi的情況下推廣困難;
10.消息推送
微信小程序:僅能回復模版消息,不允許主動給用戶發送廣告,良好的產品體驗
App:頻繁無用廣告推送,騷擾用戶造成沒必要的困擾;
小程序剛出來的時候,明眼人就看得出小程序未來的商機價值,小程序到現在也才兩年時間,然而這兩年時間一二線城市市場幾乎飽和狀態,想要再入局這個行業都是競爭很大的,從沒有哪個項目能夠像小程序這樣快速占領市場,瞬間就被個人、商家所喜歡,都毫不猶豫的制作一個自己的小程序。
未來這幾年小程序市場都在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地帶,如果還不趕緊做,以后就沒有這股紅利了。